上周收拾书房翻出来几十本表演课笔记,这才想起年轻时在培训班打工的经历。琢磨着把这些年接触过的课程体系理清楚,结果越整越乱乎,索性打开电脑从网盘到硬盘全筛了一遍,折腾出个分类大全。
一、资料满天飞
刚开始真叫个抓瞎。线下课资料塞了三个抽屉,线上存了七八个平台账号的购买记录,还有十几家培训机构的宣传单。熬了两个通宵把所有课程说明过筛子,发现总共就分三大块:入门的、练本事的、搞实战的。
二、动手细分类型
拍脑门把课程大纲扔进表格里横竖比较,试了五六种分类法。按课时分,发现同一个机构里两周速成班和半年班教的东西居然差不多;按老师名气分更离谱,某老演员工作室的课表还没毕业生的训练营系统。
揪着课程目标死磕才理明白:
小编温馨提醒: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,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,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/绅士游戏/3A单机游戏大全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绅士游戏下载专区
- 体验类——多半是9块9的试听课,主播带着玩即兴游戏
- 基本功类——每天清早开嗓撕腿的那种魔鬼训练营
- 应试类——艺考机构最狠,直接按中戏北电考场流程排课
- 镜头类——影视公司开的短期班,天天对着摄像机找死角
- 商演类——婚庆主持接单速成,教你怎么应对甲方临时改需求
- 深造类——戏剧工作坊最烧钱,三天学费够读半年网课
三、实战检验分类
拿着这个分类表去问圈里人,结果被现实抽耳光。发现某家打着"斯坦尼体系"旗号的机构,所谓进阶课居然在教幼儿园汇演级别的台词发声;号称专注镜头训练的网红培训班,课程表里塞着带货话术培训。
后来专门挑了20家机构的课程大纲盲测,让学员按分类贴标签,发现线下小班课最容易掺水。打着"沉浸式教学"旗号的,有八成课时在玩破冰游戏;标榜"剧组实训"的,就在影视城当群演晃两天。
四、最终敲定框架
现在给别人推荐课程都直接甩这张分类表,重点提醒三件事:
- 但凡写着"大师亲授"还卖白菜价的,直接划进体验类
- 超过三个月的基础班必须带演出视频验收成果
- 万元以上的深造课先查导师最近三年有没有正经营生
上周表弟艺考找我咨询,照着分类表半小时就筛掉九成不靠谱机构。这分类法最实用的是能看穿课程包装——某机构把商演课吹成"百老汇工作坊",对照表格一瞅课程表,教的不还是年会上台不怯场的套路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