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工前的兴奋劲儿
昨天刷论坛看到很多人吹这个The工具,说是能自动生成用户评价分析报告。我这倔脾气就上来了,心想真有这么神奇?立马官网下了个安装包,结果光注册就折腾半小时。填完邮箱手机还要填身份证号,好家伙比银行开户还严格,气得我差点摔键盘。
第一次实战翻车现场
导入某电商平台500条评论数据,点击生成报告就卡住了。进度条在18%那儿抖了十分钟,突然弹窗提示"内存不足"可我16G内存的电脑刚开机!重启三次终于跑出结果,打开PDF一看傻眼了——所有差评全被过滤了,报告里只剩五星好评,这不成皇帝的新装了吗?
不死心换个电影评分数据集,发现三个要命毛病:
- 分词错得离谱:"男主演技炸裂"被拆成"男主演技炸裂"
- 情绪判断魔幻:用户写"导演应该切腹谢罪"居然标成"积极情绪"
- 总结报告闹笑话:把"镜头晃得想吐"归类到"运镜创新"标签
小编温馨提醒: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,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,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/绅士游戏/3A单机游戏大全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绅士游戏下载专区
半夜的倔强调试
凌晨两点泡着咖啡较劲,突然发现个隐藏设置项。关掉默认的"和谐模式",勾上"方言识别",这回跑出来的报告终于像样点了。特别是东北老哥的评论"这啥破玩意白瞎我五十块钱",工具总算识别成差评了。
优点也不是没有:
- 批量处理千条数据确实快,三分钟完事儿
- 高频词云图做得挺漂亮,直接能贴公众号
- 突然宕机时会自动保存进度,这点真救命
血泪教训总结
现在这工具就跟半成品似的,基础功能硬伤太多。但要是处理简单直白的评价,比如"太好吃了"/"千万别买"这种,倒还能凑合用。开发者要是能把分词逻辑重写,情绪判断别那么智障,应该能抢救下。
唠叨句大实话:别指望它代替人工分析。我现在是把报告当参考线索,重点评价还是得自己逐条看,机器生成的结论至少要复核三遍才敢用。这玩意就跟扫地机器人似的,指望它大扫除?等着墙角堆成垃圾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