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,说起这FX8300“推土机”,真是满满的回忆啊!当年攒机的时候,这可是个狠角色,性价比杠杠的!为啥叫“推土机”?这还真不是官方叫法,是玩家们起的,主要是因为这玩意儿核数多,跑起来那叫一个“猛”,感觉像推土机一样,轰隆隆地干活,啥都能推平!
我当时选这CPU,主要是因为穷啊,哈哈!想玩游戏,又不想花太多钱,这FX8300八核心八线程,听着就威风凛凛,感觉能玩转一切游戏,结果嘛……嘿嘿,咱们后面慢慢说。
先说说我的配置吧,那可是我辛辛苦苦攒下来的:FX8300处理器,配个技嘉的AM3+主板(具体型号忘了,反正就是个能用的),8G DDR3内存(当时觉得8G已经够用了,现在想想真是年轻啊),还有块GTX660显卡,电源是500W的,够用了。这配置在当时,玩玩《LOL》、《星际2》之类的游戏,那是流畅无比,简直不要太爽!
组件 | 型号 | 备注 |
---|---|---|
CPU | AMD FX-8300 | 八核八线程,当年觉得很厉害 |
主板 | 技嘉AM3+ (具体型号忘记了) | 能用就行 |
内存 | 8GB DDR3 | 当时觉得够用了 |
显卡 | GTX 660 | 能玩游戏就行 |
电源 | 500W | 够用 |
不过,这“推土机”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。这CPU虽然核数多,但单核性能有点弱鸡,而且发热量巨大,我记得当时玩游戏久了,CPU温度能飙到80多度,风扇呼呼地转,感觉随时要起飞!夏天玩游戏,那简直就是蒸桑拿!还好我后来加装了一个大风扇,才勉强把温度控制下来。
还有就是,这FX8300的功耗也不低,当时我的电源经常满载运行,心里总是有点虚,生怕哪天烧了。所以,玩游戏的时候,我一般会把一些不必要的程序都关掉,尽量减轻CPU的负担。
后来,随着游戏对CPU要求越来越高,我的“推土机”配置就开始力不从心了。玩一些大型游戏,比如《GT、《巫师3》之类的,经常卡顿,画面也各种掉帧,玩起来体验极差。我尝试过各种优化设置,比如降低游戏分辨率、关闭一些特效等等,但效果都不太理想。
这时候我才明白,这“推土机”虽然名字霸气,但实际上已经跟不上时代了。单核性能的不足,是它大的短板。虽然八个核心听起来很唬人,但在很多游戏中,单核性能才是决定游戏流畅度的关键因素。
这让我深刻认识到,攒机不能只看参数,还要看实际性能。虽然FX8300在当时性价比很高,但它的架构限制了它的发展潜力,终还是被淘汰了。
后来,我升级了电脑配置,换成了i5处理器,再配上个不错的显卡,玩游戏那叫一个丝滑流畅!再也不用担心温度过高,也不用担心游戏卡顿了。
不过,现在回过头来看,这FX8300“推土机”还是让我印象深刻。它让我体验到了攒机的乐趣,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关于电脑硬件的知识。更重要的是,它让我明白了,选择硬件不能只看表面,要结合实际情况,选择适合自己的配置才是重要的。
现在想想,要是当时多攒点钱,直接上个更好的CPU,也不至于这么折腾。不过,这段“推土机”的经历,也让我对电脑硬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也算是一种宝贵的经验吧!
游戏 | FX-8300 + GTX 660 体验 | 升级后体验 |
---|---|---|
LOL | 流畅 | 流畅(当然更快更稳) |
星际争霸2 | 流畅 | 流畅(当然更快更稳) |
GT/td> | 卡顿,低画质 | 流畅,高画质 |
巫师3 | 卡顿,低画质 | 流畅,中高画质 |
那么,大家当年有没有用过类似的“神U”,或者有什么攒机趣事呢?分享一下呗!